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建设 > 正文

呼和浩特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五维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河北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呼和浩特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聚焦“精准识别、教育引领、动态管理、支部建设、制度创新”五个关键环节,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实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

  一是精准识别建台账,织密组织强覆盖。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协作机制,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动态排查,组织80家市直机关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行动,建立流动党员“一人一档”,督促基层党组织落实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各党组织对信息不准确,失联的流动党员,依托公安局户籍网络、人社局社保、医保信息网络等方式收集失联党员信息和线索,进行查找,重新进行纳管,实现“底数清、去向明”。

  二是教育引领全覆盖,作用发挥强质效。搭建“云端课堂”,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微信群和市直机关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党的最新理论、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等相关学习内容。开展线上党课、“送学上门”活动,发放包含党员徽章、政治丛书的“学习礼包”,适时以微信群、视频会等形式开展交流学习,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远行”不“断线”。针对流动党员工作时间、地点“流动”的特点,创新“错峰式”组织生活,依托流动党员服务站、驻外党支部等阵地,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流动党员参与“重温入党誓词”“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成为“流动的先锋旗帜”,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动态管理协同化,全程跟踪增时效。实施“四步闭环”管理流程,要求流动党员流出前“备案谈话”,流动中“跟踪服务”,返回时“双向反馈”,失联时“溯源找回”。建立“1+1+N”结对帮扶机制,由1名机关党员、1名党支部委员联系若干名流动党员,定期走访慰问,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依托结对帮扶机制、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实时更新流动去向、学习情况、作用发挥等信息,实现“数据多跑路、党员少跑腿”。

  四是支部建设提质效,选优配强夯基础。指导流动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夯实组织基础,形成由党建专员为支部书记,党性强的流动党员为支部委员的支部班子,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形式定期开展好组织生活,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列席督导流动党员组织生活会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抓手,严格按照“提前介入、认真把关、全程监督、确保成效”原则,从列席督导前的工作准备、列席督导时的工作要求、列席督导后的整改落实等3个方面,加强督促指导、及时跟进,确保组织生活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制度创新压实责任,完善管理建长效。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流出地确定一名联系人、流入地与流出地对接一次、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季走访一次、每年民主评议一次,定期跟踪学习教育情况。推行“双反馈”制度,流入地党组织定期将党员表现反馈至流出地,流出地同步通报党员历史表现,形成双向监督。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建立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明确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职责任务,压实各党组织工作责任,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通过制度固化、技术赋能、责任倒逼,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


原文链接:https://www.nmgjgdj.gov.cn/jgdj/msdj/68b6a9c6f14c8efc23a9ff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