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舆情 > 正文

重庆綦江:销路通了 民心暖了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重庆綦江的检察官在办理一起村民占用农用地拓宽生产便道案件时,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出发,彰显司法为民——

  销路通了 民心暖了

  

  检察官协助村民将装满方竹笋的竹筐从采摘区向外转运。

  

  检察官和笋农一同分拣方竹笋,并了解采摘情况。

  又是一年方竹笋丰收季。重庆市綦江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黑山镇,从采笋到售笋全链条跟进,开展回访。

  黑山镇北门村拥有近万亩可采笋林,预计今年竹笋产量达15万公斤,整体产值较为可观。然而此前,由于运输条件受限,村民刘某等四人未履行审批手续,擅自拓宽保护林内的生产便道,并搭建施工棚等临时设施,导致10亩公益林遭到破坏。后因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件办理过程中,綦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发现,虽然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但村民行为系出于生产生活急需,主观恶性小,简单“一诉了之”难以体现办案温度,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为此,该院在积极促成刘某等人以赔偿和劳务方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综合案件情节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对便道进行加固与生态修复。

  如今,加固后的生产便道已成为笋农的“致富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鲜笋变老笋了!以前夜里偷偷扩路运笋,整天提心吊胆。现在好了,路合规安全了,销路也宽了。”望着满载鲜笋的货车,刘某不禁向检察官感慨道。

  山下的方竹笋中转站内,更是一派热闹景象:笋农们忙着分拣、搬运,收购商们则围着新鲜的竹笋过秤、登记。检察官帮忙之余也在关切地询问交易细节,并向笋农们介绍:“咱们黑山方竹笋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我们也在和相关部门积极对接,争取通过电商直播、农超对接拓宽销路,让更多人尝到这份鲜,让大家的‘竹宝贝’卖出更好的价钱!”

  (记者陈伦双 通讯员江泳 刘乔月)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510/t20251018_7088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