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镇:“五维联动”工作法深化群众教育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镇以“强思想、兴产业、优环境、暖民心、扬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通过多元化举措覆盖全镇、惠及群众,切实将党的关怀转化为发展实效与民生福祉。
理论宣讲强根基,思想引领聚共识。以“政策惠民、典型引路”为抓手,构建分层宣讲体系,推动党的理论深入人心。分层宣讲送政策,镇包村领导、村“两委”成员及到村任职选调生下沉各村一线,围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带头宣讲,结合陈永村道路硬化、养老保障等民生案例算“幸福账”,让群众直观感受政策红利;以入户小队形式,向全镇常住户发放凉城县惠民惠农政策一张明白纸,确保一户一张、内容清晰,打通政策传递“最后一公里”。典型示范树标杆,吸纳优秀村支书、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组建宣讲队伍,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党员讲给群众听”,用家常话分享亲身经历,将惠农政策融入生活故事;挖掘红色资源,指导金星村依托全国劳模郭老虎先进事迹,组织开展陈列室参观活动,以老一辈奉献精神感染群众,坚定全镇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信念。
特色产业兴乡村,增收致富添动能。立足资源优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为群众开辟增收新路径。特色养殖促发展,陈永村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标准化肉兔养殖场,现存栏肉兔2000余只,已出栏200余只,产品供不应求,后续还计划延伸产业链开发兔肉深加工产品,盘活村集体经济。特色种植增效益,全镇大力推进甜玉米产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四道咀村等种植区域实现丰收。种植大户刁丽的甜玉米亩产达1.5吨,亩均收益1600元,同时带动播种、采收等环节创造季节性就业岗位,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甜蜜产业”成为群众增收重要支撑。
环境整治优风貌,共建共享美家园。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党建引领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苜花村率先启动每周五“环境卫生保护日”活动,党员干部带头,联合村“两委”、村民与保洁员,全面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草及公共区域烟头纸屑,动用铲车、清运车处理主干道建筑废料与枯枝,实现“人机配合、难点清零”。活动中,党员向村民宣传“垃圾不落地,家园更美丽”环保理念,增强群众自觉维护意识。经过整治,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形成“党员带头、村民参与、机械协同”长效模式,筑牢“共建清洁家园、共享文明生活”共识。
民生服务暖民心,惠民实事践初心。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导向,统筹全镇资源推进民生服务,以金星村为示范带动全镇民生工作提质。产业帮扶解难题,推行“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探索“旅游+庭院经济+电商”融合路径,联合电商企业培养2名“新农人主播”,累计助销手工粉条356斤、红皮土豆5000余斤,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民生保障办实事,助力金星完成维修6个自然村道路、新建1座水塔、安装52盏路灯、修缮村级活动室等四项实事工程;聚焦关爱弱势群体,为19名学生提供1.1万元助学金,建立老人关爱台账提供代购代办服务,开展义诊12次惠及超1000人次,以高效服务回应群众需求,让群众在实惠中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信念。
文化活动扬新风,感恩奋进促和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举办“麦香飘·感党恩·心向党”首届农民丰收艺术节。活动现场,乌兰牧骑带来精彩文艺表演;“同心麦田”展区各族群众用作物秸秆编织“同心结”;“同心麦香”美食工坊展示北疆面食技艺并制作“民族团结大月饼”;设置“五个强县”建设成果产品展,呈现现代农业发展成效;“金麦颂党恩”歌会与“幸福麦乡”故事汇上,群众演唱经典曲目、讲述创业致富故事,表达感恩之情,展现全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麦胡图镇将持续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环境整治长效化、帮扶服务精准化、文化活动特色化,将党的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幸福指数,引导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携手奋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组织部 曲潇庭)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fccommon/Home/detail?site_id=75&detail_type=1&cid=1573367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