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湖北一地:“空心村”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荆楚旗帜网 作者:佚名
金秋时节,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道同心村的田埂上,来自绿山村的种植能手陈诚,正查看稻米长势。“片区协调抢修1200米沟渠,解决了用水难题。”他说,“现在稻米已经播种,白前草种苗也已移栽,预计可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48万元以上。”“过去村里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现在通过片区化统筹,联动强村、引入项目,实现了资源共享。”新洲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随着大量年轻人进城发展,部分乡村人口外流严重。新洲区委组织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实施焕新行动。组建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实现强村与弱村互联,正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新洲区将452个村划分为54个片区,通过推动“空心村”融入周边强村产业扩围、探索“飞地”投资模式等途径,实现联动发展、互惠互利。由街镇班子成员担任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总召集人,推行村干部“统管共用”,依专长组建专项小组,集中参与重大项目招引、重点任务落实。
今年以来,165个专项小组已推动一批强村富民项目落地。如凤凰片区专项小组通过服务中国武汉垂钓挑战赛,吸引上万名钓友与游客,带动周边民宿预订率超90%、餐饮收入增长60%,实现经济收入5000余万元。
强化人才支撑、引才回流,是另一重要举措。前些年,徐古街道周岩村退役军人洪亮被引回作为村干部后备力量培育,并通过“揭榜挂帅”,领办了“无人机科技种粮”项目。不到一年,该项目已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还有3名年轻人被吸引回村,加入无人机飞手队伍。
“以前不愿留村里,是因为没发展机会。这几年,家门口也有就业岗位了,我们当然愿意回来,把家乡建设得更红火。”今年从城里返乡的谢小海说。
如今,新洲区推动资源高效流通、产业落地发展,促进形成“引才促发展、发展助引才”的正向循环。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揭榜挂帅”领办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项目60余个,已带动村民实现务工收入420万元。此外,一批高校青年入乡留村,为“村里咖啡”“村里摄影”“乡村微工厂”等业态发展注入活力。
新洲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实施焕新行动以来,绝大多数“空心村”都有了至少一个特色产业,其中30%的村庄引入了民宿、村咖等新型共富项目,累计增加工作岗位600余个,超20%的村庄已经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原文链接:http://www.jcqzw.com/zgdt/jcdj/202510/t20251014_11494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双牌县:“四个强化”推动新兴领域党建 提质增效
- 下一篇: 和县:党建引领聚 “新”力 协同治理启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