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元江县以“清”护“青” 结出乡村振兴“丰收豆”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金秋时节,在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澧江街道南昏村的豇豆种植基地里,相互缠绕的藤蔓爬满架子,修长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农户们正忙碌地穿梭于藤架间,采收、收购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田间地头氤氲着丰收的喜悦气息。

  “陈大叔,农技人员有没有来开展相关培训指导?豇豆种植还有什么困难?”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现在技术人员经常来种植基地手把手教我们怎样栽培管护,今年豇豆的品质非常好,外形匀称、色泽鲜亮、肉质脆嫩,还有企业保底收购,我这心里踏实多了。”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农户陈大叔笑得合不拢嘴。

  豇豆是南昏村“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此前,元江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特色产业监督检查走访到南昏村时,有农户反映豇豆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不到位,管护不当、病虫害频发,豇豆品质下滑,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了解到这一问题症结后,县纪委监委及时协调农业农村部门,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把脉问诊”,指导农户科学选种、育苗、管护,提升种植技术和管护水平。同时,针对绿色防治病虫害问题,推动街道农业主管部门举办“豇豆科学病虫害防控及安全用药”专题培训会,组织签署《玉溪市豇豆农药安全使用承诺告知书》,确保豇豆质量安全达标。

  “清风”护航下,南昏村结出了“丰收豆”,豇豆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全村豇豆种植户300余户,种植面积达280亩,亩产约1.5吨,一根根长青豆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条条”。

  监督跟着产业走,是元江县纪委监委的工作常态。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一盘棋”理念,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的重点,将监督“探头”延伸到产业一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变身“田埂上的监督员”,围绕农资供应、技术指导、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开展“贴身”监督,建立“农户点单、纪委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精准定位群众需求,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群众稳定增收。

  针对走访发现的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周转困难、补贴政策落实不力、管理技术缺乏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加强与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及时“点题派单”,督促做好项目资金帮扶、惠农政策落实、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清单——跟进整改”闭环链条监督模式,解决企业和农户的后顾之忧。

  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前哨”作用,紧盯村干部工作作风和履职情况不松劲,对特色产业的土地流转、招工用工、土地租金等关键环节进行常态化监督,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行为,不定期发布典型案例通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以有效监督护航富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特色产业的‘堵点’、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焦点。”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开展“点题”派单监督,全力破除特色产业发展“中梗阻”,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精准监督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龚恒 肖承容)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yunlingyaowen_1013/1421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