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甘肃宁县:支持起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避而不见的包工头坐进调解室

  甘肃宁县:支持起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记者南茂林 通讯员姚怡倩)近日,4名拿到欠薪的农民工握住甘肃省宁县检察院检察官毛亚婷的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检察官同志,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工钱却不足额发给我们,能帮帮我们吗?”今年4月8日,50多岁的郧某和三名工友来到宁县综治中心检察服务窗口求助,检察干警详细记录了郧某的诉求后,第一时间将线索反馈给该院民事检察部门。

  办案检察官了解到,2022年,郧某等4名农民工在剡某承包的工程项目中务工。一年多后工程完工,剡某仅支付了4人在务工期间的生活费,未支付大部分工资。自2023年8月起,郧某等人多次寻找剡某索要工资,剡某一直避而不见,只是在电话中称已经支付了部分工资,工人所称的“大部分工资未支付”不符合实际情况。

  检察官分析研判后认为,剡某欠郧某等人劳务费的事实客观存在,因郧某等人法律知识不足,证据收集能力有限,遂于4月11日启动民事支持起诉调查程序和检调联动讨薪维权机制。

  因为郧某主张的欠薪数额不被剡某认可,办案人员先后查阅了郧某等人的务工合同、工资凭证和相关支付记录,走访了相关用工单位、项目业主和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收集相关证据材料,查清剡某尚欠郧某等4人工资5.7万元。

  因为剡某是外地人,工作场所又不固定,为了找到剡某,检察官辗转多地,多方了解,最终确认剡某在外省某县包工的信息。

  “找到剡某时,他正在工地上,我们向他细致讲解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告知他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可能会产生的法律后果。”经过检察官耐心的释法说理,剡某同意和4名农民工当面调解。

  4月28日,在调解室里,检察官与综治中心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共同疏导农民工情绪,缓解他们的焦虑,并与剡某耐心沟通,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农民工群体的实际困难。起初剡某对其欠薪5.7万元的事实并不认可,认为已经支付了大部分工资,剩余部分不足5万元。检察官向剡某出示了相关工资支付记录等证据,在大量证据面前,剡某最终认可了这一事实,双方达成和解,剡某支付了剩余的工资。这场持续两年的讨薪案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据了解,自2024年宁县检察院入驻县综治中心以来,已接访群众160余人次,参与化解矛盾60余起,发现法律监督线索20余件。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509/t20250919_7069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