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创新“3+4+5”模式 把好公务员职级晋升“刻度尺”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作者:佚名
通辽市科尔沁区着眼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创新实施“3+4+5”职级晋升模式,在严把标准、树牢导向、激励担当三个维度上下功夫、出实招,持续激发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坚持依法依规,把好晋升“三道关口”。严把“政策关”。贯彻落实执行《科尔沁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实施条件》,破除“大水漫灌、全面普惠”的制度误解和“躺平”心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把“底数关”。结合公务员信息库,对全区1711名公务员(参公)的身份、年龄、任职年限、职级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准确把握职级晋升范围,精准测算职级职数、精准摸清符合不同层次职级晋升条件人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严把“标准关”。严核“三龄两历一身份”等重要信息,前置档案审查,确保人选资格审核不打折扣;结合纪委、信访等部门意见,防止“带病晋升”;严格按照提出方案、推荐、考察、确定人选、公示、审批“六步工作法”开展职级晋升工作。
强化干事导向,精准激励“四类干部”。以“重实干、重基层、重担当、重发展”为鲜明导向,通过机制创新与政策倾斜,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让重点一线攻坚者“有盼头”,聚焦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战场,针对一线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打破晋升壁垒,增设“专项通道”,预留职数用于专项晋升,以“政策红利”呼应“一线付出”;让基层奉献守护者“有劲头”,立足苏木镇、街道等基层治理前沿,针对长期扎根一线、服务群众的干部,优化职级资源配置,单列基层专项职数池,对基层工作年限长、善于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优秀干部,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晋升,让切实为百姓谋福利、谋幸福的干部有回报;让岗位深耕奋斗者“有甜头”,关注长期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式干部,全面摸排各单位年龄偏大、任职年限长但因职数限制未晋升职级的干部,建立专项台账,精准掌握其工作实绩与诉求,对无私奉献、传帮带作用发挥明显的干部,启用统筹职数优先晋升职级,以“政策兜底”认可其长期付出,树立“深耕岗位者必受尊重”的标杆;让新锐有为实干者“有奔头”,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聚焦高学历、年轻化、潜力大的青年干部,实施“青锐计划”、实践锻炼、轮岗交流、跟班学习等方式,让青年干部在多岗位历练中补短板、强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职级晋升中,对表现突出、潜力显著的年轻干部,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打破论资排辈壁垒,让有能力、敢担当的青年干部快速成长,激发整体活力。
激励担当作为,创新推进“五条措施”。构建“双重”考察体系。建立“组织部门+单位党组织”双重把关、双重负责体系,深入单位看表现、深入现场看实绩、深入群众看口碑。实行职级职数动态管理。按全区统筹“一盘棋”原则,把区级统筹职数与各单位核定职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小步快跑、畅通堵点、形成梯次”的局面。建好职级职数“蓄水池”。按照8:1:1比例统筹管理使用职数,80%的名额用于激励干事创业;10%的名额用于关怀资深干部;10%的名额预留机动统筹。加强干部“反向约束”。强化日常考核评价,把考核结果与培养使用、追责问责结合,让得过且过、违法乱纪者无所遁形。健全“制度清单”,建立联审机制。制定《科尔沁区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实施条件》,细化审批权限。通过书面征求纪委、信访等部门意见,对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等情形的,一律暂缓晋升,切实做到执行程序一个不漏、关键环节一个不少。(通辽市科尔沁区委组织部 王梦彤 边虎)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任丽华]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fccommon/Home/detail?site_id=75&detail_type=1&cid=1573336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