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内参 > 正文

辽宁沈阳于洪区:破“三难”聚“新”力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亟待加强的新兴领域,面对该群体党员吸纳难、培养教育难、发挥作用难的突出挑战,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着力在破解“三难”上求突破、见实效。

    破解组织覆盖与思想吸纳

    “双薄弱”难题

    针对新就业群体组织化程度低、党员数量少且常“隐身”、思想吸纳渠道不畅等问题,于洪区主动出击、多措并举。

    织密组织体系。健全组织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属地兜底机制。率先成立交通运输、网约配送等行业党委,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常态化推进“双查双亮双结对”活动,累计摸排新就业群体党员71名,新建党组织5个。

    打造暖心阵地。建成176个“于快”小哥爱心驿站,提供避暑取暖、饮水歇脚等基础服务及政策宣传学习。建立暖“新”联席会议,解决社保、子女入学等问题50余件。

    深化关爱行动。健全关怀机制,策划“717骑士节”等活动,发放防暑物资120余份、暖“新”礼包50余份。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0余人次,传递党组织温暖。

    化解工学矛盾与教育实效

    “双提升”困境

    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节奏快、时间碎片化、教育管理难集中等痛点,于洪区构建灵活精准的培养教育体系。

    强化过程管理。创新建立入党申请人至新发展党员“四本台账”,实行动态管理,要求定向培养、严把质量。定点投放指标,择优遴选重点对象。

    整合线下资源。整合212个党群服务中心(站)、10个街道党校、区委党校等资源,打造集理论学习、专业提能、党性淬炼于一体的学习场景,高效开展集中培训。

    拓展线上渠道。依托“于声洪亮”“于洪组工”等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在“荔枝APP”打造有声课堂,推广“指尖学习”模式,化解工学矛盾。

    精准送教上门。组建由社区工作者、老党员等组成的“送教上门”队伍,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送至党员身边,发放学习资料300余册。

    聚焦专业提能。开设暖“新”课堂,联合人社、卫健、应急、教育等部门,围绕政策解读、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新就业群体迫切需求设计课程,提升教育实用性。

    打通作用发挥与价值认同

    “双促进”路径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党员作用发挥渠道窄、融入治理浅、价值认同弱等问题,于洪区积极创设平台载体,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

    融入社区治理。将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纳为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吸纳169名快递、外卖员担任兼职网格员。依托“逢四说事”等机制,鼓励其参与议事决策与志愿服务。

    畅通信息渠道。创新建立“蜂鸣信箱”微信群,选聘30名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担任社情传递员,常态化开展“随手拍”“马上传”等活动,累计反馈社区安全隐患、民生需求信息线索400余件。

    投身志愿服务。组建162人“益蜂使者”服务队,服务“一老一小一困”群体,累计解决民生问题268个,服务居民超600人次。创新实施“积分兑服务”机制,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情况量化为积分,再将积分转化为实际福利,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5/info/558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