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锻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祁阳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持续推动全市人才队伍扩容提质,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祁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3.3亿元,同比增长5%,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
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引才“强磁场”。聚焦全市发展禀赋和定位,科学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坚持“缺什么、引什么”,构建完备的聚才纳智链条。组团引才。根据全市教育、卫健、农业、文旅等领域人才需求,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深入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组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近三年引进各类人才383名。柔性引才。深化与湖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柔性引进人才团队47个、专家人才240名。2024年,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落户祁阳。项目引才。围绕全市“一主一特两辅”重点产业发展,向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派出招引小分队,通过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水平人才项目34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5个、产业人才6380人。湖南金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材料专业博士研究生1名,实现本土企业博士人才引进“零”的突破。
多维赋能,打造系统育才“加油站”。根据人才岗位要求、专业背景、能力短板等特点,针对性做好人才培训赋能。加强教育培训。依托市镇党校、农广校、乡村学堂、创业大讲堂等载体,开设党性教育、基层治理、农业种养等专题培训班300余场次,受训人员1.9万余人次。组织215名科技特派员和人才服务队员下沉各镇(街道)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推广农业种养技术21项,指导培育特色农产品77个。开展结对帮扶。组织48名农业专家人才与乡土人才结对帮扶,开展技术培训110余场次,帮助解决农业生产难题72个。推行医师包村,由市直医院牵头,选派中高级职称医师下沉基层,通过“传帮带”帮助乡镇医院建立特色专科49个,开展乡村医生专业授课180场,举办义诊活动366次,接诊群众2.2万余人次。突出实践锻炼。加强与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研究生实践基地72个,每年吸引1000多名高校师生前来开展实践活动。选派50余名青年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墩苗”锻炼。市农业农村局引进的陈小龙博士团队在羊角塘镇从事农业技术研发,多项技术取得初步成果,挂牌服务的舜祁生物科技公司被认定为2025年湖南省博士创新站。祁阳市职业中专创新“三合一”育才模式,把生产线引入课堂,近三年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3400多人。
健全机制,提供科学用才“大舞台”。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推动各类人才尽展其才、干事创业。健全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实干实绩实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聂鹏举、张桂美、邓承溪三人入选“湖南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张梅入选“湘聚”人才项目,李春萱入选湖湘青年英才支持项目,曾利刚入选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金箭新材料公司唐武飞团队、新金浩茶油公司刘汝宽团队等申报2025年度芙蓉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出台《祁阳市促进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金箭新材料公司成为永州市首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明睿陶瓷、斯依康生物等4家企业入选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健全人才任用机制。深化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吸纳。235名专家人才当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近三年从各类人才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84名、发展党员213名。近年来,182名管理职员、7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实现等级晋升。
祁阳市“聚智聚才 祁创未来”2024年度知识竞赛决赛现场
强化服务,培塑暖心留才“好生态”。健全“随叫随到”的人才服务机制,营造拴心留人、潜心干事的良好生态。强化联系服务。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共结对联系优秀专家人才26名,协调解决人才诉求20余项。建立全市人才数据库,及时了解人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及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个。2023年,成立祁阳市驻京人才工作站,进一步推动京祁人才合作交流。强化生活关心。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人才科技创新、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给予“真金白银”支持。近年来,共发放人才生活补贴1167.65万元、购房补贴133.75万元,建成人才公寓375套,安排359名人才拎包入住。强化激励保障。定期开展文化艺术名家、青年英才、祁阳工匠、乡土人才、名医(名护士)、名师(名校长)等评选活动,已评选出优秀人才57名,大力表彰和宣传,提高人才知名度和荣誉感。每年组织开展系列人才专题活动,为人才提供展示自我、情感交流的平台,已开展相关活动120余场次,有力提升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5/09/18/148032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