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山乡巨变里的“帮扶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常德市鼎城区西南角的尧天坪镇喜洋村,曾因偏远闭塞、产业匮乏,沦为“落后村”。进村道路泥泞,集体经济为零,青壮年外流,村庄“空心化”。2021年,鼎城区委组织部牵头的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民生服务为抓手,历经4年努力,让喜洋村上演了一部“山乡巨变”的帮扶传奇。
“党建引”:从“软弱涣散”到“坚强堡垒”
“以前开党员会,到会率不到50%。”原村支书老文感慨,那时村党总支如一盘散沙,凝聚力差,2022年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工作队进村后,认定党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先从“抓党建”入手。第一书记每周雷打不动召开工作例会,组织队员和村两委成员培训,旨在提升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邀请联点领导、联村骨干、业务专家等上微党课20余次,为党员注入精神动力。
不仅如此,工作队还发挥组工业务特长,指导建立片组邻“三长制”服务体系,在乡风文明、邻里互助、矛盾协调等方面,形成了“片长牵头、组长组织、邻长学习”的良好工作格局,村民问题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在党建引领下,村党总支大变样,凝聚力显著增强,顺利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2024年防汛,30名党员自发组成抢险队,连续10余天奋战在堤坝上;在发放饲料肥料、老年人认证等工作中,组长、邻长积极作为,邻里更和谐,社会更稳定。老党员肖大爷说:“现在开会,大家都抢着发言,为村里发展出主意。”如今,喜洋村百姓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联点领导上党课
“修路记”:从“泥巴路”到“致富路”
“以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民高铁桥忆起过去出行,直摇头。那时喜洋村道路差,是发展的“绊脚石”。
工作队进村后,秉持“要致富先修路”理念,将重心放在修路上。经过全村走访,发现10来条约20余公里组级公路未硬化,个别道路狭窄会车难,影响80余户近200人出行,村民生活诸多不便。
了解情况后,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先从惠及户数多、路况差的8组、3组入手,按由难到易推进。3组屋场会上,组长高寿庆呼吁大家支持修路,不随意破坏路面。
为争取项目资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不辞辛劳,自驾往返城区与喜洋村,跑遍各有关部门。最终,成功争取到65万元项目资金,为修路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5月,8组1.2公里道路通车;2025年8月,3组1.1公里道路完工;2025年9月,2 - 6组2.8公里道路加宽至4.5米竣工。此外,工作队还争取到优质稻项目,主要粮食产区机耕道铺上碎石,农业生产更便捷高效。如今,喜洋村田野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3组道路建成通车
“产业经”:从“空壳村”到“聚宝盆”
“集体经济没收入,村里日常运转都难。”工作队进村时,村民的无奈诉说,敲响了发展集体经济的警钟。如何变“输血”为“造血”,成了工作队亟待攻克的难题。面对挑战,工作队想尽办法寻找增长点: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挖掘闲置资产出租,推动村集体入股分红。在不懈努力下,喜洋村踏上从“薄弱村”向“幸福村”的蜕变之路。
2024年,喜洋村争取到50万元专项资金。第一书记带领村干部和工作队员齐上阵,种黄精、油茶,摘棉花、玉米,还积极入股周边企业并签订销售协议,为集体经济收入上“双保险”。这一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6.7万元,实现新突破。
时光流转至2025年,喜洋村集体经济持续向好。截至8月,已收入42.88万元,其中黄精销售贡献20万元,机械设备租赁费14万元,土地租赁收入5.2万元,入股公司分红3.68万元……每一笔收入都凝聚着村民的智慧与汗水。如今,喜洋村集体经济前景光明,预计年底将突破60万元,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民生账”:从“愁眉脸”到“笑颜开”
在喜洋村,工作队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为村民们带来温暖与希望。
健康关怀细致入微。每季度,工作队联合家庭签约医生,走进患有四类慢病的病人家中进行随访。“张奶奶,血压正常,药还得按时吃。”简单的叮嘱确满是关切。考虑村里留守老人众多、就医不便,工作队与村两委反复商议,将村部东头的一间功能室改造成卫生室,让村医24小时随时候诊,为老人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教育帮扶更是重中之重。工作队发起“金秋助学行动”,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为考上大学的学生争取助学金,助力他们开启新程。同时,还在村部打造“妇女儿童青年之家”,配备3000册图书和娱乐设施,孩子们课余有了好去处。2024年末,工作队邀请书法家协会志愿者来村开展“送春联进万家”活动,教孩子练书法;2025年5月,又邀请区委组织部离退休党支部举办“粽香传情·童心筑梦”留守儿童劳动实践活动,送去温暖。截至目前,全村65名符合教育帮扶资格的学生全额享受资助金,真正做到应享尽享,为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光。
开展“粽香传情·童心筑梦”留守儿童劳动实践活动
“未来路”:从“帮扶队”到“贴心人”
四年时光如温暖画卷,记录着工作队与喜洋村村民的深厚情谊。
工作队把村民困难当己任。为监测户罗晓文修缮屋顶,让他免受风雨侵袭;帮脱贫户高秋生修整鱼塘,推动养殖事业发展。面对监测户杨家元失火房屋焚毁、宋三忠房屋垮塌的困境,工作队积极研究政策、筹措资金,为他们进行危房改造新建。如今,房屋主体现已完工并通过验收,达到入住条件,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温暖。
产业发展上,工作队全力以赴。2024年,为有家禽养殖需求的农户发放鸡笼378个,还提供配套资金升级改造养殖区域。预计2025年,家禽养殖将增收近40万元,为村民铺就增收致富路。
“帮扶不是一时之事,要留下带不走的队伍。”工作队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建立“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长效机制,培养3名年轻村干部,为村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如今,喜洋村建桥修路、硬化西干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落后村”蜕变为“先进村”,连续多年获评“市级文明村”,2023年还获评区级优秀村,正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鸡笼在村部统一组装后下发
如今,喜洋村蜕变加速,焕发生机。2025年,工作队积极谋划:创建红花油茶标准化生产基地,筑牢产业根基;拓展电商直播带货,好物远销四方;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村,树立发展标杆。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处处充满希望与活力,正以“喜气洋洋”之姿,绘就新时代山乡巨变画卷。
喜洋村羊耳冲幸福屋场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5/09/28/148077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长沙市望城区:建强驻村片区党组织,为乡村振兴聚能赋力
- 下一篇: 双峰县:激发驻村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