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时评 > 正文

让更多“新农人”站上乡村振兴“C位”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四川组工网 作者:佚名

  “农,天下之大业也”。随着支持“新农人”返乡创业的政策不断出台,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才离开城市,来到农村,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也推动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新台阶。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农人扎根基层、服务农村,能为村居整治、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带来先进的科技和经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村发展致富。

  不过,“新农人”仍然是新现象,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短板。例如,部分新农人存在“学历高经历少”情况,缺乏系统的专业农业技术(如智慧农业、生态种植)或市场运营管理经验,在进入市场时可能会面临品牌建设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或产品滞销。又如,一些地区部分地区的政策支持未能充分覆盖新农人的发展需求,导致其在创业初期或规模扩张阶段易陷入资金困境。再如,一些地区对“新农人”的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部分传统农户对新农人的创新模式仍持有怀疑态度,高素质人才不愿投身农业,人才流失严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因此,要让更多的“新农人”站上乡村振兴“C位”,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共兴,应多措并举,化解难题。一方面,要强化培养赋能,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合作育才机制,全覆盖打造人才入乡“新农人”工作站,成立“新农人产业互助联盟”,提供智慧农业、电商运营、品牌推销等实用课程。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弥补新农人技能短缺,让更多“新农人”成为乡村“兴农人”。另一方面,强化对“新农人”创业的全方位支持。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社会资本引入等多元化融资手段,缓解新农人在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降低其经营成本与市场准入门槛。

  “一花独放不是春”。新农人既要“干得好”也要“带得动”。一方面要以榜样赋能,发挥优秀“新农人”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典型案例宣传,邀请优秀“新农人”代表现场展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互相启发,激励更多“新农人”开拓进取、建功立业,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另一方面,要拓宽乡村干部队伍选用视野,鼓励将思路好、办法多、积极性高的“新农人”按程序择优选拔进“两委”班子,为他们搭建更宽广的舞台,促使“新农人”真正成长为乡村振兴“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生力军。(孙云鹿)


原文链接:http://www.gcdr.gov.cn/content.html?id=6565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