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贵州省机关公文写作比赛回顾(2020年—2024年)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贵州省直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2020年搭建练兵场
首届贵州省机关公文写作比赛以“提升素质、锤炼本领﹑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比赛采用团队赛制,共有57家省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229名选手参赛,其中处级干部占比17%,科级及以下干部占比83%。比赛涵盖应知应会、公文写作、汇报答辩三大环节,全面覆盖机关公文处理的核心技能,并紧扣“为基层减负开展调查研究”主题,引导选手结合岗位实际谈认识、谈打算、提建议,充分体现“以文辅政”的办赛导向。经过层层选拔,省委办公厅与省委宣传部代表队斩获一等奖。此次竞赛不仅为后续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在省直机关内部有效树立了重视公文处理、锤炼岗位技能的良好导向。
2021年转向个人赛
在总结首届比赛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赛事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比赛主题紧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设置题目,引导选手在公文中体现政治站位与思想深度。参赛范围进一步扩大,50余个省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311名选手踊跃报名。竞赛流程细化为选拔赛、预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对选手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比赛所有获奖人员均作为2021年度省直机关劳动标兵表彰对象并授予奖章,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按程序申报授予“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并于次年度优先推荐申报“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对获奖人数达3人及以上的单位,首次设立了“优秀组织奖”。最终,省消防救援总队的王海波获一等奖,省委办公厅与省消防总队获优秀组织奖。
2022年规模质量双提升
2022年,赛事进入规范化、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本届比赛由省直机关工委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权威性与专业性进一步提升。参赛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共有97家单位的705名选手报名。本届比赛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坚持从严从实,树立了鲜明的奖惩导向。组委会不仅对成绩突出的省委办公厅等9个单位和80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更首次对组织工作随意、落实要求不严肃的18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批评,彰显了赛事“公平公正、纪律严明”的权威形象。在个人竞赛中,省政府办公厅的苏卫全、省委网信办的魏暄夏、省委办公厅的陈昔锋三人获一等奖。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增强了赛事的严肃性与标杆作用,推动省直机关公文写作水平向更高标准看齐,也为赛事的长远健康发展立下了“规矩”,铸就了“信誉”。
2023年打造“笔杆子”培育工程品牌
2023年,应广大机关干部呼吁,比赛范围首次由省直机关拓展至全省各级机关,真正成为一场覆盖全省的“笔杆子”盛会,参赛人数达到756人的新高。在赛制机制上,本届比赛进行了创新:决赛首次分为“命题公文写作”机考和“现场陈述”两个阶段,并创新性地引入了40名参赛选手担任大众评委,与专家评委共同打分,确保了评审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且全面。同时,比赛范围和学习资料不再提前指定,着重考察选手的日常积累与真实素养。这些变革促使选手必须兼具“伏案能写”与“上台能讲”的综合素质。最终,省委办公厅的吴雨坤拔得头筹,省委办公厅获团体一等奖。更重要的是,本届赛事明确提出建立贵州省直机关“笔杆子”人才库与预备人选库,系统推进写作人才的挖掘与储备,标志着赛事从竞技平台向系统性育人平台深化转型。
2024年取得“以赛聚才”新成效
2024年,赛事秉持“以文辅政、以文鼎新、以文聚力”的办赛理念,持续创新比赛形式,强化“笔杆子”人才队伍与工程建设。本届大赛围绕“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排头兵,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走在前作示范”主题,吸引了来自省直机关及各市(州)100余家单位的66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比赛由省直机关工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赛事流程持续优化。在赛制机制上,决赛继续沿用“命题公文写作”机考与“现场陈述”两阶段模式,由40名参赛选手参与评分,推动评审机制更趋科学、公正。最终,省委办公厅的周元松获一等奖,省委办公厅获团体一等奖。
原文链接:http://www.gzszjgdj.gov.cn/jswm/202511/t20251117_889494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