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集中办公破壁垒 监督融合提质效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以前‘室组地’协作常因信息壁垒‘各自为战’,如今每周联席会商、每月片区碰头,线索联商、案件联办,效率比过去提高了。”昆明市官渡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感慨道。今年以来,官渡区纪委监委聚焦监督执纪中存在的力量分散、协同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集中办公为切入点,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监督有力的县级派驻机构集中办公运行新模式。
该区纪委监委立足试点任务长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室组地”协同联动效能,将区纪委监委7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全部纳入协作片区,将3个协作片区调整为2个,明确“室组地”牵头部门及相关职责,构建了1个办案指挥部、2个联动办案片区、7个“纪检监察室+街道纪工委”的联动办案组和7个“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执纪执法共同体的作战单元,形成了“常委会统筹决策—班子成员领衔负责—片区协同联动—‘室组地’高效执行”的四级领导体系。实行片区协同联动以来,区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办案模式,推动街道纪工委立案数增长45件。
针对过去“室组地”协作“联而不紧”的痛点,区纪委监委从会议机制破题,将片区碰头会、“室组地”联席会纳入常规例会,主要领导单双月听汇报、片区长每月梳进展、牵头部门每周定重点,分层会商让线索处置、案件攻坚不再“各自为政”。
同时,深入开展云南省纪委监委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和监督模型应用试点工作,在聚焦养老服务补贴异常发放、医保资金违规使用等场景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资金、固定资产、征地拆迁等官渡区实际需求的应用场景,推动监督工作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转变,让监督更贴合基层实际,更加精准对接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目前,已完成建模37个,应用模型27个,上传并产生数据超过7万条,撰写典型案例4篇。
为让监督能力“强”起来,区纪委监委通过“以案代训”“带案实训”“实战轮训”“巡察实训”等分层级实战练兵模式,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办案经验欠缺、监督质效不高等突出问题。围绕线索联商中的线索研判、案件联办中的证据收集、监督联动中的监督方法等方面,以执纪执法共同体为单元,组建7个讲师团,常态化开展“人人上讲台、轮流当讲师”活动。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共开展院校培训二批96人次,“短训+轮讲”共20个班次767人;组织干部轮岗交流9人次、实战锻炼12人次,为37名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匹配了帮带导师。(孔令雨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zuzhijianshe_1022/1424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