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凤庆:深挖本土元素 推动廉洁文化出新走心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晨光掠过凤庆县城,沿着柏油路向西行七公里许,洛党镇厚丰村便在枝丫盘曲的老树掩映下渐显真容,青瓦白墙间透着百年前的书卷气。这片静谧的乡土,正是《凤庆县志》中先贤杨丕焕的故里。作为地方教育的拓荒者,他倾尽家产办新学、划自家田亩入校舍,让寒门子弟入学堂;自作《新三字经》教化后辈,用“处家庭、唯俭勤”的生活态度,践行“济困贫、重公益”的初心。如今,杨丕焕故里已成为凤庆县重要的廉洁文化教育场所。

  近年来,凤庆县以“深挖本土、融合创新”为核心推进清廉文化建设。通过深挖本土先贤人物的廉洁故事,收集提炼红色革命故事,多角度宣传阐释其中的廉洁文化元素,以“沉浸式”参观体验活动为载体,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持续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廉洁文化如何真正“破圈”?凤庆县纪委监委探索出“非遗+廉洁文化”的创新路径,让非遗“老手艺”与廉洁“新表述”撞出火花,激活非遗“廉动力”。凤庆县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滇红茶制作技艺作为廉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借“滇红新生・非遗”民俗文化展,巧妙联结“杀青去杂、揉捻守度”的制茶智慧与“清正廉洁、坚守底线”的价值理念,丰富“沉浸式”廉洁教育场景,让群众在观赏体验中感悟廉洁真谛。新华乡则立足苗族文化特色,以苗族刺绣技艺体验活动为抓手,让“一针一线守规矩”的刺绣精髓与廉洁文化同频共振,使廉洁理念随着飞针走线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

  “我们要把散落在凤庆的‘廉迹’,串成老百姓乐意走、记得住的风景线。”县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该县围绕茶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大特色资源,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阵地群。如今,勐佑镇肖朝汉纪念馆内,革命先辈泛黄的家书与字字铿锵的廉洁誓言并置陈列,过往参观者常驻足凝视,在字里行间感悟初心;文庙景区孔子庙中,儒家文化柱静立两旁,柱身镌刻着《论语》里“见贤思齐焉”的箴言,不时有家长牵着孩子轻声解读,让廉洁修身的种子悄然扎根;安石村滇红博物馆里,珍藏着冯绍裘“以一吨滇红换十吨钢”的故事史料,当年他以茶为媒支援建设的赤诚,至今仍打动人心……一个个廉洁阵地串联成“廉洁文化地图”,既是党员干部的“实景课堂”,也是村民茶余饭后的“文化打卡地”。

  为让廉洁文化从“阵地里”走进“生活中”,该县将“廉韵”与红色旅游、研学实践、休闲康养等业态有机融合。“带孩子来不只是赶一场游学,点朱砂、学握笔,这古韵满满的开笔礼真帮孩子打开了求知门,尤其在文庙读《论语》时,孩子还主动问‘该学什么样的好人’,这份启蒙比任何说教都珍贵。”带孩子参加“文庙寻古韵,开笔启新程”研学活动的杨女士一家谈及此次研学经历时说道。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久久为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廉洁文化建设与本土文化传承、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紧密结合,以廉洁文化的“软实力”,为凤庆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普学琴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dangfengzhengfeng_1014/1421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