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监督护航 织就百姓“新丝路”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这批是夏蚕,已到大蚕期,今年桑叶发得不错,这些蚕宝宝吃得很饱,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买个好价钱。”正在蚕室中喂蚕的韩女士向前来了解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道,“沙沙”的蚕宝宝食叶声不绝于耳。
眼下,鹤庆县养蚕户正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大蚕期,也是蚕儿食量最大的阶段,家家户户都进入了忙碌的“冲刺阶段”,田间地头、运输路上、蚕室里,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养蚕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更编织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近年来,鹤庆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蚕桑产业列为《鹤庆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主导产业进行实施,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助力蚕农增产增收,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县纪委监委紧盯桑蚕惠农政策落实、农资供应、桑园管护、蚕种培育、消毒防病、技术指导推广等环节,重点督促县农业农村局、蚕桑科技等部门落实好主体责任,并对桑蚕技术人员是否到岗履职履责进行监督,督促及时解决群众在桑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全县推广丝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蚕品种奠定种质保证,促进蚕农增产增收。
“今年雨水较多,避免不了雨中采摘桑叶的情况,采回来的桑叶如果直接投喂的话,大蚕期可能会出现浓蚕,我们将及时提醒蚕农进行干预。”县茶桑果药站蚕桑科技人员表示,在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下,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了蚕桑产业培训清单和问题清单,培训清单记录了各乡镇、各村开展蚕桑种养殖各阶段培训情况,问题清单记录了各乡镇、各村、各养殖户反馈的培训不足、蚕种质量不稳定、蚕茧价格有差异等问题。
在监督检查中,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作用,通过“专项督查+日常嵌入+科技赋能+部门联动”的组合拳,将监督触角延伸至蚕桑产业的“种、养、销”全链条,既纠治了微腐败和作风问题,又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蚕农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监督重点。”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清单”,适时联合辛屯、草海、金墩等蚕桑主产乡镇纪委,开展“蹲点式”“切入式”监督,深入一线参与农户种桑、养蚕、收茧等环节,推动形成“种桑—养蚕—收茧”一体化监督链条,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职,保护蚕农利益。
在监督推动下,鹤庆县成功引进多家企业,种茧基地农户的养蚕收入将提高15%以上。据悉,2024年,全县共饲养种茧2000多张,生产一代杂交种25万张,产值1900万元,促进蚕桑产业优质生产力的提升。今年上半年,鹤庆县投产桑园4.23万亩,养蚕29000张,生产鲜茧1329.9吨,鲜茧销售收入超8000万元。
“一只小小的蚕织出的是一张大大的致富网,承载着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任。”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监督、跟进监督,以有力的监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织就一条乡村振兴新“丝路”。(崔镜润 赵爱月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1014/1422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新平:清风护航茶香远 监督赋能产业兴
- 下一篇: 峨山:护航零工市场 托起“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