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监督 > 正文

监督故事 | “撂荒地”的“生金记”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金秋时节,暑气未散,金黄的土地上散发着热烈而鲜活的气息。在红塔区大营街街道甸苴社区蓝莓种植园里,18余万株蓝莓树上缀满了小铃铛一般的花蕾,忙碌的工人们穿梭其中,小心管护着这一盆盆“蓝色宝藏”。

  “蓝莓的产量每年差不多在280吨,收入预计可以达到2000多万。”种植园负责人龚锐高兴地向前来回访的街道纪工委书记郭健介绍道。

  看着眼前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郭书记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片土地曾经荒废的模样。

  事情还要从去年开展的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说起。一天,郭书记在查阅甸苴社区集体土地管理台账时,一条土地闲置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410亩的土地闲置了近6年,为什么不把它租出去或者栽种起来呢?”郭书记随即找来社区干部了解情况。

  “这块土地之前是工矿用地,地面坑坑洼洼,土壤里面还夹杂着大量的砂石、瓦砾,根本没法种。”“社区每年都发招租公告,其间也有几个企业来咨询过,但到实地看了以后,都摇摇头走了。”……在听完社区干部的情况介绍,郭书记又到实地查看,弄清了原委。

  原来,这块土地曾用于建盖瓦窑、砖窑、土场,2018年7月,因环保不达标,场地被关停,土地因此闲置下来。而社区由于集体资金不足,难以对土地进行平整、修复和改良,导致土地使用性能降低,出现“租也租不掉、种也种不了”的尴尬局面。

  “想要解决土地撂荒问题,不能只靠社区‘单打独斗’,还要借助政策的‘东风’和街道的有力‘托举’。”在问题分析会上,郭书记指出了整改方向,并将其列为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由街道纪工委挂名跟办督办。

  街道纪工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监督+服务”的思路和模式,一方面督促社区围绕土地效能评估、综合整治、开发利用等方面,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制定土地盘活使用方案,优化项目包装策划宣传;另一方面,及时与区农业农村局、街道办事处对接,帮助社区争取惠农政策、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帮扶和支持。

  一个多月后,玉溪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社区实地考察,决定到此发展蓝莓种植产业,以每年153.3万元的租金与社区签订2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采取3个月的土地平整期不计算承租期限的方式,由企业系统推进土地平整修复和提质改造。很快,昔日荒废的土地被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通的“整装田”“温室房”,一盆盆刚栽下的蓝莓排列其上、生机盎然。

  “项目投产后,种植、修剪、拔草等管护工作以及每年的采摘季,需要300多个劳动岗位,将带动我们附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集体和村民都实现‘双赢’。”项目落地后,甸苴社区党总支书记分享了土地盘活后带来的新变化。

  有了“撂荒地生金”的经验后,街道纪工委以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利用为监督重点,通过“监督+整改+回头看”的方式,督促指导辖区内各社区建立“一宗一册”“一地一档”“一企一策”资产清理盘活实施方案,搭建“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推动集体闲置土地盘得清、盘得活、盘得好。

  如今,梅花鹿养殖基地、冬青种植园、花圃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等一批优质农业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一块块闲置土地实现“华丽蝶变”,正在遍地“生金”。(红塔区纪委监委黄俊杰 徐莹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1027/1424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