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做好政治监督 护航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绚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图为元江县澧江街道纪工委干部到澧江街道红侨社区对归侨、侨眷进行走访,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李俊 摄)
走进元江县澧江街道红侨社区的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标语格外醒目,一排排红黄相间的小别墅、一棵棵硕果累累的芒果树、一群群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这里生动展现了归侨和侨眷与当地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图景。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滇中偏南,生活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26个民族。近年来,元江县纪委监委以清廉云南建设政治监督“护航行动”为抓手,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开展精准监督,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目前正在实施的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有几个?推进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今年以来,元江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聚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要求,紧盯责任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综合运用“体验式”“推磨式”“交叉式”等监督方式,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县纪委监委坚持“监督+监管”同向发力,建立与统战、民宗、财政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联合督查等方式,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巡察重点,深入查找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和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
为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和“室组地”联动优势,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族企业开展一线走访,重点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情况。针对民族企业反映的融资难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扶持政策精准落地。
同时,元江县创新推行“阳光村务”工程,依托线上平台、公示栏、村民议事会等载体,实现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常态化。红侨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定期+随机”监督机制,对集体“三资”管理、惠民补贴发放等开展全程监督,并设立“侨胞意见箱”、开通24小时监督热线,形成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闭环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此外,县纪委监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监督,督促民宗、文旅、文联等部门充分利用县内红色资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等理念融入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教育中,打造撮科起义纪念碑、中国人民解放军滇南追歼战遗址、小柏木军政干部训练班旧址、红侨农场历史文化陈列馆等一系列“红廉+民族团结”文旅新路线,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平台,丰富廉洁文化载体和内涵。(袁曼溶 卢滢吉 || 责任编辑 吴刘继)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1029/1425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牟定:监督护航秋收好“丰”景
- 下一篇: 鹤庆:联动监督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