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精准监督护航“粮”辰美景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秋风掠过,穗浪轻语。走进元江县那诺乡,层层叠叠的梯田被金色的稻谷覆盖,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空气里弥漫着阵阵稻香。田间地头,收割机的轰鸣声与人们的笑语交织在一起,稻农们俯身挥汗,搬运着一季的希望。
“今年我和村办公司合作种了100多亩稻田,从播种开始,不时就有相关工作人员下来看,专家们也在全程跟进,政府政策落实得好,我们种地更有信心了。”田埂上,种植户白大哥一边收割,一边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这片承载着哈尼人乡愁与记忆的梯田,如今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与增收的喜悦。丰收景象的背后,是那诺乡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合作机制的创新实践,也是元江县纪委监委监督保障护航的生动缩影。
此前,那诺梯田受“产出低、产值低、效益低”的困扰,大量劳动力外流,部分农户甚至改种其他作物,梯田一度面临着退化的困境,不仅制约了粮食生产发展,还严重影响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延续。
为了守护好那诺梯田这处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实现农耕文化与粮食安全的“双丰收”,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盘活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紧盯梯田管护、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开展一线监督,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和发展“病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深耕“责任田”,以精准监督护航“粮”辰美景。
针对传统梯田“小散弱”的管理难题,县纪委监委督促那诺乡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依托村办公司,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同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纪(工)委“前哨”作用,对土地流转、招工用工、租金发放等环节进行常态化监督,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问题。
监督推动下,那诺乡通过村办公司流转土地面积达650.2亩,受益农户179户,形成了“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分红收益”的多元增收渠道,有效提升了梯田产出率与产值。
为破解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的瓶颈,县纪委监委聚焦“种源”这个核心竞争力,将监督“探头”对准品种引进、试验推广、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推动村办公司引进适配本地气候、产量更高、市场价格更高的红米新品种。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分片包户“送技上门”,为农户提供从育苗到收割的全流程技术指导,确保科学种植技术落地到每一块稻田。
“老品种红米5块钱一公斤,我们引进的新品种10块钱一公斤,价格翻了一番,技术指导、配套服务也有了保障,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那诺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县纪委监委主动跟进灌溉、耕作等设施建设,通过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倾听农户反馈意见,收集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工程推进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推动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升级,助力普通“粮田”逐步向高产“良田”转变。
从“梯田退化”到“稻浪翻滚”,从“粗放种植”到“精细管理”。监督护航下,那诺乡水稻产业蓬勃发展。2025年,那诺乡水稻种植面积约7325亩,预估产量293万公斤,预计可实现收入879万元,既守住了“粮袋子”的丰盈,又擦亮了哈尼梯田的生态底色。(肖承容 || 责任编辑 杨雪婷)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1105/1427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黔东南施秉: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
- 下一篇: 腾冲:监督“探照灯”照亮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