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文化 > 正文

中国风物·节气里的清廉故事 | 霜降澄明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贵州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深秋已至,植物纷纷褪去浮华的外表,唯有悄然凝结的白霜装点着秋色。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有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降,是秋的最后一次回眸。值此时节,草木黄落,万物凋零,而松柏却依旧挺立,颜色愈苍。明初文学家宋濂在《看松庵记》中写道:“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改度者,非松也耶?”当其他植物枯黄陨落时,松柏却凌寒挺立、不改品行。这经霜不凋的凛然气节,恰如君子固穷、志士守节的风骨。不因环境艰险而移其志,其心澄澈,令人敬佩。霜的冷峻,检验着生命的韧性,也映照着品格的坚贞。

  与松柏之苍劲相映成趣的,是那经霜后愈发红艳饱满的柿子。霜降时节,柿子正值成熟期,味道甜美多汁,是食用的最佳时机。俗话说,“霜打柿子红如火”。这红,是历经寒凉后的沉淀与升华,凝结成一片赤诚丹心,让人不由想起身处逆境却不改本心、坦然处之的北宋文豪苏东坡。他贬谪黄州期间,在《与滕达道书》中坦言:“西事得其详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尽管被贬,苏轼仍关心着西夏战事,担忧着国家的命运。其心境,正似这霜后红柿,面对外在环境的寒意,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火热,以甘甜回报苦涩,愈是艰难,愈见其忧国忧民的赤诚本色。

  霜降,亦是菊花的舞台。在百花都已匿迹之时,菊花却依然傲放,甚至因霜寒而颜色愈艳,风骨愈峭。屈原在《离骚》中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明志,将菊花与高洁品行紧密相连;东晋陶渊明独爱菊,写下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笔下凌寒独放的菊花有着隐士般清白超脱、不落凡俗的品质;唐代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道出了菊花在四季轮回中的独特地位。菊,代表着坚韧与希望,以最后的绚烂为秋天画上句号。

  站在秋尽冬来的门槛上,霜降以其独特笔触,为天地万物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它仿佛一面镜子,照见松柏的坚贞、红柿的赤诚、秋菊的风骨,也映照着人世间的清白正义。那清冽的秋风使我们明白,当繁华落尽,方见傲寒风骨,唯有坚守澄明初心,才能永远满怀希望。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lzjy/lzwsp/202510/t20251031_888936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