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要闻 > 正文

算好“过紧日子”的两本账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贵州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三公”经费要严控,“三保”底线得兜牢,基层干部有了更扎实的保障,干事创业才更有底气

  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但也有人担忧:“过紧日子”,与政府提质增效、干部担当作为是否矛盾?

  “过紧日子”,既是一道作风考题,也是一道科学配置资源、提升运转效能的管理课题。

  记者来到天津市西青区公物仓,来自各区级单位的座椅、书柜等300多件闲置资产,经过专业维修、除尘除胶等处理后,被有序摆上货架。每件物品都贴有专属编码,“线上虚拟仓”实时更新资产状态。

  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时,公物仓发挥了作用。“筹建新部门,采购办公用品费时费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区委社会工作部干部孙秀颖说,“在公物仓,100多件办公用品不到一天就配齐了,省钱又省事!”

  西青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办公用房管理科副科长李恒说:“通过公物仓,借用物资最快一天到位,资产划转也只要半个多月,压缩了采购时间,也减轻了干部办事负担。”效率提升之外,是实实在在的资金节约。区委社会工作部借用的这批办公用品,粗略算下来价值30多万元。

  “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公物仓省下的钱花在哪儿了?来看西青区大寺中心小学的变化。以前,由于教学楼设计和线路老化,空调安装成本高。如今,区里下拨52万元专项经费改造线路、安装空调。西青区财政局也记录着一笔笔台账:李七庄、大寺等4个镇街的13所小学安装空调,赤龙南街道安装35个汽车充电桩……

  说到底,“过紧日子”是挤掉行政运转的“水分”,而非减少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经费和保障。“过紧日子”的要求非但不影响工作效能,反而有助于倒逼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促进政府运转提质增效。算好“过紧日子”的两本账,“三公”经费要严控,“三保”底线得兜牢,基层干部有了更扎实的保障,干事创业才更有底气。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xwhc/yw/202511/t20251111_889302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