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查改治”一体发力护民生 推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 湖北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通过一线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供水设施运行维护、水费收取管理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到花园镇一致村走访了解有关情况。吴蓓 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周巷镇莫令塘水厂,了解供水设施改造情况。此前,因山洪冲毁主供水管道,水厂受损严重,影响周边村民日常用水。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水利和湖泊局及时更新管道、升级改造管网和机泵设备,推动筑牢农村供水安全防线。
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民生福祉。孝感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推动做好农村供水保障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聚焦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责任缺失、监管缺位以及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一体贯通监督、办案、整改、治理,标本兼治推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
时下,一泓清冽的汉江水,经汉川市分水镇第二水厂净化处理后,通过纵横交错的崭新管网源源不断流入沿线村庄农户。“一想到蓄水箱里每天都是满满的清澈的水,心里就别提有多舒坦,这个工程的钱花得太值了,老百姓能享受到实惠。”对于升级改造后的水厂和供水情况,家住桃园村四组的金爽心这样说道。
建于2010年的分水镇第二水厂,由于管网老化严重,漏水频发,曾一度影响当地日常用水,群众反映强烈。镇纪委将这一问题纳入重点督办解决的民生实事清单,推动相关部门于2024年11月实施水厂改造提升工程,跟进监督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施工规范、智能水表安装等情况,保障工程廉洁高效推进。今年6月,水厂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惠及群众5200余户24700余人。
孝感市地处鄂东北,农村常住人口居住分散,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等问题较为突出。市纪委监委因地制宜,加强与巡察机构及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多渠道收集农村供水领域问题线索。经深入排查,发现集中供水率不高、工程管网运维不到位、“跑冒滴漏”严重、水质水量水压不达标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市纪委监委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和小型供水规范化作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具体举措,推动市水利和湖泊局聚焦群众饮水问题和薄弱环节,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提升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达标率。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水利和湖泊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加快推进4个农村饮用水升级改造重点项目和9个水质提升、维修养护项目建设。
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全市一体化供水新格局加速形成。汉川市襄北水厂、大悟县彭店水库供水工程等项目建成投运,应城市杨河水厂等区域性水厂建设提速;汉川市、安陆市等地实现水源由地下水向优质地表水转变,水质标准由达标向优质升级;困扰大悟县、安陆市等地1.6万余人的分散供水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因季节性干旱导致的限时供水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上下贯通、联动发力,起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
汉川市湾潭乡纪委日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大沙村党支部委员贾某某在农村供水工作中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
今年7月,汉川市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交了水管初装费,却无人上门安装”。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模式,指定第二纪检监察协作区展开调查。经查,贾某某在代收代缴村民水管初装费期间,私自截留群众交付的2000元费用,用于个人日常开销。最终,贾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款全部收缴并退还群众。
孝感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上下贯通、联动发力,紧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监管、工程运行管护、供水服务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起底问题线索、严查重点案件上持续发力。运用“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深挖彻查套取工程项目资金、截留挪用维修养护资金、违规插手干预项目招投标、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
市纪委监委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纳入监督重点,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水利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对农村供水保障、自来水普及率及规模化供水等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工程建设推进缓慢、行业监管不到位、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坚持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市纪委监委协调市委巡察机构建立巡前通报和巡中集中会商研判、边巡边移等机制,实现力量整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监督办案效能持续提升。
“为何连续2年施工合同内容相近、价格相同,均涉及饮水管道、深水泵等设施更换,其中是否存在猫腻?”今年1月,十五届大悟县委第四巡察组对高店乡许河村开展巡察,2份安全饮水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经了解发现,许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某某通过虚增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套取项目资金。随即,巡察组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置。最终,刘某某受到严肃处理。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查处农村供水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238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0人。
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推动供水保障长管长效
近日,大悟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水利、卫健等部门成立5个督查组,深入12个镇、村开展农村供水问题整改“回头看”。
针对当地水厂设备老化、管网渗漏,以及日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今年6月,县纪委监委向县水利和湖泊局发出督办函,在推动对已有问题整改的同时,督促举一反三、查治结合,对全县37家水厂开展“拉网式”体检。
市纪委监委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深入查找农村供水领域案件背后的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把查办案件、整改问题、推动治理有效贯通起来。督促市水利和湖泊局出台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指引,制发农村供水项目建设、工程运行管理100个常见问题清单,推动农村供水领域监督精准化、规范化。
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涉及部门多、环节多、链条长,必须坚持监督责任与监管职责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压紧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水利部门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推动多方协同联动、同题共答。
各县(市、区)职能部门制定农村供水工程监督工作指南、农村供水管理实施细则,指导供水单位建立完善生产运行、水质检测、维修养护、安全巡查等配套制度,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投建运营一体化和“专业化公司管理+村级管水员协管”模式,实现同一区域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
应城市实施城区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推动东马坊、郎君、长江埠等乡镇(街道)并入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保障城乡一体;安陆市推行城乡均等服务模式,实现农村供水工程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孝昌县出台农村供水一体化改革工作方案,由县属国有企业分批接管全县56座水厂,推行统一收费名目、标准、票据的规范化管理。
“让千家万户用上‘放心水’,是护民利、解民忧、惠民生的暖心工程。”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做实农村供水领域监督,督促行业部门健全统管标准服务体系、运营管理体系、监管责任体系、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农村供水保障长管长效。(通讯员 刘钊 汪泉 王悦)
原文链接:https://www.hbjwjc.gov.cn/lzyw/15577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