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四荒”家底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监督跟得紧,这次土地资源清点做得很到位,村里的荒山、荒沟、荒丘、荒塘有多少,哪些还能再利用,乡亲们心里一清二楚!”日前,面对前来回访“四荒”整改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方城县古庄店镇群众张某啧啧称赞道。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今年以来,方城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键环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荒山、荒沟、荒丘、荒塘等农村集体资源发包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集体资源规范发包、高效利用,以铁的纪律守护村集体家底。
底数清,方向明。该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569个村(社区)所属的荒山、荒沟、荒丘、荒塘等集体资源租赁情况逐一摸排、全面起底,首次厘清全县716处“四荒”资源基本情况,逐处核实位置、面积、权属和承包现状,全部建立台账并录入全国农村清产核资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为专项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为破解“四荒”资源发包不规范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纪检监察+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机制,联合“农林水”、审计、自然资源等部门,结合台账比对、走访群众、现场核查等方式,靶向纠治发包主体、发包年限、租金缴纳、续签情况等不规范问题189个。与此同时,循线深挖核查超长期、超低价发包承包、拖欠租金等问题线索33件,立案14件,处理处分26人。
该县纪委监委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针对专项行动和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三资”管理薄弱点、问题多发点、矛盾关键点,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公示公开等进行全面规范,不断提升村集体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全冉 杨航)
原文链接:https://www.hnsjw.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gzdt/jcfc/article1aa982813f4a46bfa7964837d0bfccb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提升监督质效 助企纾困解难
- 下一篇: 精准监督推动“水电气”规范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