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内参 > 正文

构建新格局 谱写新篇章——本溪市以党建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多年之后再次来到本溪,用黄梅戏《天仙配》的一句话,那叫‘绿水青山带笑颜’,今非昔比。”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受邀来本溪作讲座后,对这座城市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蓬勃的发展态势感慨不已。

  今年以来,本溪市致力于“把全体市民的家园打造好,把远行游子的乡愁呵护好,把外来游客的向往装点好”,全力建设“实力本溪、活力本溪、平安本溪、美丽本溪、文明本溪、幸福本溪”。如今,这座辽东小城越发美丽环保宜居,市民在此收获到舒适安逸的幸福感,游客于此觅得舒缓松弛的疗愈感,机关干部更迸发出敬业、创造、创新、创优的奋进力量,而这正是党建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出的丰硕成果。

  3月18日,中共本溪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勇于争先、实现突破,树牢更加强烈的城乡融合发展意识,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一体推进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与治理,打造有色彩、有特色的城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本溪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本溪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前瞻性思考,坚持高位推动,全面统筹协调,持续强化党组织在城乡融合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市委成立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组建社区、农村等9个工作专班,定期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创新实施“11456”基层党建提升工程,从顶层设计明确整体框架与推进路径;各县区承担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举措与责任分工,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乡镇、街道通过整合辖区内资源,促进城乡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村和社区立足基层前沿,承接落实具体任务,全市212个社区、288个村细分为4154个网格,设置4154名网格员,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织体系逐步织密。同时,积极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整合社会志愿者、在职党员等外部力量,将公安、燃气安全员等专业力量嵌入网格,开展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服务,号召全市在职党员牢记“一个身份、两个组织”,共同参与城乡治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793个,顶层设计的部署要求转化为贯通城乡的实践动能越发强劲。

  强化人才交流,激活城乡发展“原动力”

  7月10日,2025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双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仪式暨现场招聘会在本溪举行,省内14个市及沈抚示范区的10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近3000个岗位,吸引了近5000名青年求职者到场。此次招聘会,本溪市着眼城乡一体发展的长远布局,邀请龙新矿业、龙宝参茸等近百户本地企业参会,专门设置基层一线岗位,精准引导毕业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为本溪城乡一体化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近年来,本溪市立足本地实际,鼓励高校毕业生、党员干部、农业技术专家等“城里人”带着项目、技术和理念下沉乡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创业补贴实施细则》,给予3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广阔乡村创新创业、建功立业;创新开展“归雁行动”,选聘35岁以下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回村任职,已有288名青年学子回到家乡,实现全市288个村“一村一雁”全覆盖;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从省、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271名干部到乡村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逐步打通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通道,持续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动能。

  推动产业融合,打造城乡共富“新引擎”

  溪湖区响山子村冠生园采摘基地里,鲜红的草莓缀满藤蔓,孩子们提着小篮子穿梭其间,笑声与果香在阳光下弥漫;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下冰葡萄酒庄园里的酿酒体验区,满是橡木桶的醇香;老东北民居摇身一变,成了关东主题民宿,火炕上铺着满族剪纸的祥瑞纹样,清晨玉米糊的热气里,导游正讲述着抗联战士在这片山林里的热血故事;本溪满族自治县的“羊汤美食文化节”最是亮眼,一碗碗浓汤熬成了“文旅名片”。这动人的图景,正是本溪市党建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结出的喜人成果。

  本溪市以党建为纽带,将城乡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规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积极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走出一条城乡共富新道路。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设立党群共富责任区1808个,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121个,组建产业联合党委14个,村集体和村民累计增收3434.2万元。今年以来,全市谋划、洽谈、签约、开工各类农业项目127个,其中已开工项目55个,完成投资2.8亿元,绘就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积极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带”,平山区将民生烟火气、“书香本溪”打卡点等串联成“相约老城 本溪味道”党建示范带,明山区以先进典型为带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辐射面的“661”党建示范带,南芬区结合域内资源打造“抗联路、民族亲、红色魂”3条党建示范带,目前全市6个县区已经初步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带”14条,为城乡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样本。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积极探索庭院经济、采摘经济等发展模式,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格局,沈本产业大道、本桓公路等旅游沿线串联起38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采摘园,种植面积超1500亩,桓仁满族自治县和平村借助枫林谷、虎谷峡等风景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满族风情农家乐、民宿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公共服务,共享城乡发展“新福祉”

  党建引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增进城乡居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溪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聚焦城乡公共服务差异痛点,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流动,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医疗卫生领域,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化资源整合和下沉,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提高县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以“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出发点,成立了由2家二甲医院牵头,4家县级医院、26家乡镇卫生院、237所村卫生室为成员的县域医共体,真正实现了县域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目标。在教育领域,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46人,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得到优化。同时,以常规专项培训为抓手,以乡村教师素质提升为重点,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全员培训。跨区域、跨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35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直达基层。在养老领域,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分别达到50%、80%,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100.4万人以上,异地住院费用医保结算达到75%以上。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推动社区食堂建设,全市累计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21个,极大满足了城乡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推进文化融合,奏响城乡文明“新乐章”

  7月11日下午,本溪市举办了建设城乡一体和美社区(乡村)专题报告会,邀请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会长、东北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孙雷,就如何打造独具本溪特色的城乡一体和美社区(乡村)进行系统讲解。这场报告会是今年本溪市开展的众多文化讲坛中的一次。本溪市注重发挥文化在城乡融合中的灵魂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主动打破城乡文化壁垒,努力营造城乡文明共融的良好氛围。在文化资源共享方面,举办2025年“辽宁手礼”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暨第二届“歌声里的辽宁”全国优秀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举办“墨韵浸山水·丹青绘家乡”美术作品展、“牡丹赏花诗会”等活动,定期深入基层送文化下乡,开办百姓文化驿站,持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在文化价值引领方面,举办“溪山浩气 诗咏忠魂”辽宁诗歌周·本溪抗联诗会,讴歌了东北抗联忠勇不屈、浴血抗争的不朽精神。同时,本溪市还注重将文化浸山水、书香润本溪的“书香本溪”作为文化内核,设计推出200余项全民阅读载体活动,目前已有200余名书香推荐人推荐好书200余本,在全市激荡起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在民俗乡风建设方面,6月25日,全省移风易俗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巡演在桓仁满族自治县湾湾川村文明实践站举办,《风俗》等作品生动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精神风貌。本溪市坚持以家风家教为纽带、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搭建城乡文明共融的精神桥梁,邀请乡贤、老党员、道德模范依托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平台,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依托农家书屋、文明实践站等文化阵地,传播“党声”“乡音”,不断繁荣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南芬区太平山村等7个村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潮涌风劲正扬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本溪将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组织融合中深化发展融合,让党旗始终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高高飘扬,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书写更加精彩的“本溪篇章”。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5/info/559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