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舆情 > 正文

检察援疆故事 | 于航:跨越山海 让法治之光温暖边疆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2020年9月,我怀着热爱与责任踏上了援疆之路。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工作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我援疆的地方是著名的“老风口”、西北边陲小县——托里县,当地的气候特征、民族文化和生活节奏都与东北有所不同。我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法律需求,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托里县检察院案多人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干警往往都要“一人多岗”,工作节奏紧张,院领导们在节假日仍要坚守岗位,承担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等任务,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还要经常长途跋涉,工作强度远超其他地区。

  

  托里县检察院承办公益诉讼案件的仅有一人,致使案件办理滞后,成了院里的弱项短板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另一名援疆检察官迅速进入角色,我们常常驱车辗转于相距数百公里的七个乡(镇)和多个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以走访了解、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挖案件线索。托里县生态脆弱、民族多元,公益诉讼案件兼具特殊性与复杂性。我们着重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古墓葬保护等领域入手,跟当地的检察官协力办案,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援疆期间最触动我的,是当地群众对法治的渴望。当时托里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驻村工作,我深入当地的一个村子开展矛盾调解和法律咨询工作,近距离接触少数民族群众。刚开始时,由于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我有些忐忑,但是很快就消除了隔阂,群众们很高兴有检察官帮助他们解决纠纷,普及法律知识,让我切实体会到检察官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者,我们给村子带去了现代法治理念,这种理念的传播或许比具体案件的影响更为深远。

  

  援疆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检察事业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人民。我们带过去的不仅是办案经验,更是法治信仰,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工作能力,更是人生境界。今后,我将继续发扬援疆精神,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传递法治温度。而我也知道,在天山脚下有一群在为同样的目标而努力的战友。

  


原文链接:http://www.ln.jcy.gov.cn/xwdt/dfdt/202510/t20251009_71657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