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皖检之星 74】刘浩:以检心映初心,以实干践使命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他法律功底扎实,办案子认理不认人,敢于较真碰硬,是个能扛事、干实事的实在人。”说起安徽省太湖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刘浩,同事们纷纷举起了大拇指。
刘浩,2010年12月进入太湖县人民检察院,先后在民事行政检察、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部门工作。从堆满卷宗的办公桌到庭审现场的公诉席,从挖掘线索的乡陌田野到走访取证的房前屋后,他用脚步丈量从检初心,一步步走出了“检察为民”的赤诚情怀与责任担当。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全市卷烟打假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入选安庆市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成员。
坚持“如我在诉”
在“大案要案”里守护“人间正道”
如果说刑事案件卷宗材料是记录罪与非罪的“密码本”,那么刘浩便是用心厘清案件真相的“解密人”。在刑事检察领域,刘浩兢兢业业,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努力提高每一起案件办理的精度、速度与温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8年2月,因工作需要,太湖县检察院成立了涉黑涉恶案件专案组。刘浩主动请缨加入,成功办理了在县域内有较大影响的首批涉恶案件曹某某等恶势力非法拘禁案、金某等人恶势力犯罪集团聚众斗殴案,有力维护法律权威。
案多人少是基层刑事检察部门一直以来面临的困境。为把案子了结在群众急盼之前,把犯罪分子追捕在卷宗密网之中,刘浩努力克服时间、地域等种种问题,圆满完成一项项任务。
2019年初,刘浩在依法介入引导侦查、审查起诉王某某等十一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同时还承办了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挂牌的李某某等人利用网络实施的集资诈骗案的审查起诉工作。面对上百册卷宗及证据材料,他逐字逐句审阅,反复核查每份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对每个事实的认定严谨推敲。在这份细致牵引下,他捕捉到集资诈骗案件关键线索,及时成功督促追捕了三名同案犯罪嫌疑人。因办案表现突出,刘浩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坚守为民初心
把“群众小事”当作是“心头大事”
在刘浩办公室里,除了堆叠整齐的卷宗材料和荣誉牌匾外,最显眼的当属一面当事人送来的印着“检察担当正义卫士 执法为民情撒人间”烫金字样的锦旗。这背后深藏着刘浩用心履职、减轻当事人诉累的故事。
2021年12月,苟某、殷某夫妇与某置业有限公司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胜诉,法院判决该置业有限公司向苟某、殷某退还支付房款。官司虽然打赢了,但却因对方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夫妇二人还是未能拿到房款。2024年6月,苟某、殷某向太湖县检察院申请执行监督。依法受理该案后,刘浩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充分调查核实,发现新线索后,及时发出检察建议。最终在法检共同努力下,33万元房款成功退还给苟某、殷某夫妇。
“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只有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才能赢得群众对我们检察工作的信任,才能真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暖。”这是刘浩在办案后的最大感受。
2024年3月,在太湖县法律援助中心常态化摸排案件线索时,梁某某等22名农民工讨薪的案件线索进入刘浩视野。全面了解查清情况后,刘浩决定为他们申请支持起诉帮助讨薪。在支持起诉过程中,为了帮助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刘浩多次上门与项目发包人和承包人沟通交流、分析利弊,同时又积极协调法院、人社、住建等部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最终,在他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项目发包人和承包人如约兑付了农民工工资,该案也成功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坚定“益”心为公
于“融合履职”中凝聚“发展合力”
“别看他深受老百姓交口称赞,可他办案时的那股较真劲也经常让人‘犯愁’呢!”同事打趣说道。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过程中,刘浩从来不怕“得罪人”。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域某保障房存在违规租住、转租、转借等问题,刘浩从不因“事难办”而“打太极”或“走过场”。为快速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太湖县检察院立即成立办案组介入监督,刘浩自然成为了办案组的中坚力量。摆在眼前的这些模糊分散的问题线索、庞大的保障性住房体量与有限的办案力量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在考验着检察监督智慧与监督效能。
为顺利推进该项工作,刘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聚焦问题导向,提出探索构建保障房监督模型,运用大数据作为撬动保障性住房监督工作的有力杠杆。借助模型数据碰撞、比对、归集,结合线下调查,发现保障房承租人按规定空置时间超过六个月、承租人在购买商品房未及时申请退出使用保障房以及转租他人谋利的情形。据此,刘浩依法向该县住建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重新摇号配租,87户困难群众重新获配保障房。该项检察建议被评为“安庆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优秀法律文书”。
作为太湖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刘浩还“想方设法”积极探索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的有效路径,创建“检察蓝护航生态绿”特色党建品牌。不论是“田间地头现场会诊”,还是“山林河湖损害评估”,又或是“补植复绿督办问效”,刘浩总是冲锋在前,推动组建党员办案先锋岗,牵头组织成立专门办案团队,集中办理涉生态环境领域刑事和公益诉讼案件。党建与业务融合经验做法被安庆市委组织部评为2023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优秀案例。
2024年,在品牌辐射下,刘浩带领一支“草帽检察官办案小队”顶着烈日深入老百姓房前屋后,开展“公益诉讼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专项监督行动,针对生态垃圾、建筑垃圾、灌溉污染、黑臭水体、农村饮用水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0份,有效推动农村环境治理。所在支部党员办理的3起案件分别获评安庆市检察机关精品、典型案例。
从刑事检察到公益诉讼检察,从融合创新到质效提升,刘浩始终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践使命、强担当,在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中出真招、求实效。他常说:“勤恳做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检徽,对得起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份信任,将化作他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守护公平正义、服务人民群众的道路上,不断续写一名检察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dwjs/jcfc/202510/t20251009_71664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