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勤廉风采 > 正文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建院75周年检察英模风采展】以思政育检魂 以师者铸匠心——记河南省优秀教师刘昕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在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十八年如一日地坚守耕耘在思政教育的第一线,以坚定的信仰、扎实的学识和执着的温情,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她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副教授刘昕。

  

  

  刘昕老师198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22年荣获第十四届河南省思政课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并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202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02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25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骨干教师。这一连串的荣誉背后,是她十八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和执着追求。

  

  

  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培育应用型法律辅助人才

  

  

  在十八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信仰为根基、以检察为特色,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素养和高度职业认同的新时代法律辅助人才。从教以来,她年均承担超过400个课时,长期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核心课程,她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互动研讨、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她特别注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检察职业教育特点相结合,突出“为检育人”的服务导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检察机关及其他法律工作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法律辅助人才。

  

  

  课堂之外,她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多维度育人平台,以思政教育育检魂。她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录制“文化自信”、“全面依法治国”、“政法工作者的担当”等一系列微课,借助微信、学习通等平台开展线上互动,实现思政教育“随时在线、始终在心”;她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人民检察院,让学生聆听检察先进事迹,用真实感人的事件、贴近生活的故事和饱含真情的话语,启发思考、涤荡心灵,感染学生,让红色基因深植于心,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法治信仰和职业使命感。

  

  

  深耕科研领域,为检察教育注入新动能

  

  

  刘昕老师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在科研领域也深耕不辍。她始终将"深耕科研,服务检察事业"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指向,以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践行学院"立足检察、面向政法、服务社会"的职责使命。

  

  

  在科研方面,她坚持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先后独立完成省、厅级思政类科研课题十余项,在《河南教育》、《商业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多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案例集。

  

  

  2014年,她主持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调研重点课题《检察官思想政治素养培训教学中的教师与学员互动模式探究》,该研究成果在专业期刊发表,为检察教育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撑。这项研究针对检察官培训中长期存在的“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培训老师如何培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这一困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022年,她荣获河南省高校“同心喜迎二十大,师德筑梦育新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视频类一等奖、征文类二等奖,这些荣誉体现了她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实践转化能力。

  

  

  作为“新思想”教研室主任,刘昕老师积极参与检察培训课程建设,紧紧围绕“服务检察”这一主线,带领团队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她聚焦检察职业素养培育,组织开发具有检察特色的思政案例库和教学模块,着力打造“融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于一体”的品牌课程。2013年,她研发并讲授《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检察培训课程,该课程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群众路线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深受学员好评。2025年,她加入学院“6+1”培训教学团队,积极研发《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检察培训课程,持续为检察人才培养贡献智慧。这门课程不仅讲解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和要求,还结合检察系统实际案例,分析了如何在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些规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以赛促教强技能,躬耕教坛显担当

  

  

  刘昕老师始终秉持“上好能撼动心灵的思政课”的职业追求,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将教学竞赛视为锤炼真功、展示风采、反哺课堂的重要平台。

  

  

  她把每一次教学比赛都当作一次“极限公开课”,以最高标准精心筹备、反复打磨。在竞赛中检验教学成效、激发创新灵感、提升专业素养。通过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竞赛,她不断突破自我,持续优化教学设计:系统重构教学内容,创新运用案例式、情境式、互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精心雕琢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姿,显著提升课堂吸引力和育人实效。

  

  

  她善于从比赛中汲取经验,将竞赛中获得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良性循环。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她个人的教学水平,也带动了整个教研室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她的努力获得了丰硕回报:2020年荣获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公共基础课程组二等奖;2023年获得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公共基础课程组二等奖;2024年夺得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三等奖。

  

  

  更令人欣喜的是,她指导的学生也屡获佳绩:2024年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得“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长视频组三等奖;2025年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作品荣获一等奖。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她坚守师者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生动见证。她说:“比赛不是为了拿奖,而是通过这个平台检验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他人的长处,更好地服务学生。”

  

  

  除了教学和科研,刘昕老师还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018年,她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成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让课堂既像“心理按摩”,又像“思想灯塔”,被学生们誉为良师益友。

  

  

  十八年春风化雨,十八年初心不改。刘昕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诠释了一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她扎根三尺讲台,服务检察事业,在平凡中彰显不凡,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恪守师德、潜心育人,用心用情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作为检察教育工作者,她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为河南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刘昕老师表示,她将继续致力于上好每一堂能撼动学生心灵的思政课,让学生听得进去、想得明白、信得深刻、做得到位,这既是她作为一名思政教师的初心,也是她最大的幸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刘昕老师正以她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ha.jcy.gov.cn/dwjs/jcfc/202510/t20251009_71670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