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多措并举助力年轻干部“壮苗出穗”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怀宁县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扎实抓好队伍来源、能力培养、激励担当和监督管理等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的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着力打造政治过硬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充盈干部来源“蓄水池”,激活一池春水。坚持把干部储备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多举措、全方位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及时储备一批德才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结合干部选拔任用、人事调整以及年度考核测评等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和县直部门,综合运用谈心谈话、自荐他荐等方式,进行盘点摸底,全面把握年轻干部专业特长、工作能力、履职表现等信息,2024年以来发现并按照类别、专业以及成长类型等,建立年轻后备干部信息库,储备优秀年轻干部156名。定期对后备干部从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着力在一线考验中识别和使用年轻干部。汛情期间,成立专项调研组,主动沉入防汛救灾指挥部、易涝易淹风险点等前沿阵地,通过跟随工作、现场督查、谈话调研等方式全面考察了解、精准识别掌握具有担当精神、敢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年轻干部20余名。推进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培养计划,通过组织荐、难时考、实绩比、定期研,“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详实记录个人信息、教育培训、奖惩等情况。
搭建干事创业“练兵场”,锤炼能力本领。以服务发展为导向,综合运用教育培训、一线锻炼、赴外体悟实训等方式锤炼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建立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制,由经验丰富的科级及以上干部帮带年轻干部,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促成长。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党建、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锻炼,主动给年轻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探索实行重要岗位历练、多岗位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切实优化干部成长路径。近年来,先后安排300余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双招双引等基层一线经风雨、壮筋骨,推动年轻干部看得远、想得深、干得准。鼓励年轻干部跟随县领导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到联系乡镇或联系村开展夜话活动,2024年以来,借助“乡村夜话”平台,推动年轻干部直面群众收集反馈意见建议872条,助力解决民生相关的医保缴纳、子女入学等问题265件,有力帮助年轻干部提升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的能力。在体悟实训场中“学先进、拓眼界”。积极对标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学习先进发展经验,2025年以来,精心选派6名干部,按照“专业对口、职责对标”的原则,前往江苏淮安体悟实训,引导年轻干部在跟随洽谈项目、参与集体活动中搜集招商线索、学习先进经验。
打好激励担当“组合拳”,营造干事氛围。坚持教育培训夯基、鲜明导向用人、正向激励促干。把教育培训作为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基础性先导工程,通过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等为年轻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跟踪培养机制,精准对接年轻干部发展需求与岗位实际,动态调整培养策略,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看准的优秀年轻干部,打破隐形台阶大胆提拔交流到科级领导岗位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上来,去年先后提拔、进一步使用2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方式,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结合机构改革进行干部调整,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36个党政部门中有23个部门配备了女干部,政府工作部门中有7个部门配备了党外干部,有力拓宽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空间。
用好执纪监督“稳压器”,强化严管厚爱。紧盯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关键时间节点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等重要岗位,精准监督,全面规范权力运行。通过动态化管理廉政档案,做实做细政治素质考察,为年轻干部“精准画像”。开展廉政谈话,引导年轻干部摆正位置,及时纠偏不敢担当、“坐等提拔”等消极思想。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函询等制度,加强“八小时以外”管理,始终把年轻干部置于党组织管理监督之下,确保年轻干部守护好“成长的黄金期”。聚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开展“评股长、考局长”行动,在127名县直单位参评股长中评选出10名“满意股长”,对排名靠后的11名股长进行约谈,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82669?ClassId=23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