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人事 > 正文

昌平区: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生态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北京组工 作者:佚名

  

  在近日举办的“星耀昌平•才创未来”2025昌平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发布启动活动上,昌平区集中发布启动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活动中,昌平区与在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启动发布了四项政策项目。与13所在昌高校联合发布启动了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首批52个项目、142名硕博士开展一线实训。持续实施“科技副总”引才政策,新一批57位来自2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揭榜挂帅”,以课题领衔牵头人身份,与57家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U35培苗资助计划”,首批给予来自10家高校、科研院所的15名青年科技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启动职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项目,组织10所在昌职业院校,联合22家企业,围绕生产需求,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从“引才”到“聚才”,昌平正在打造一个强大的“人才磁场”。作为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单位,昌平区出台11方面政策措施。实施专属政策,“报、批”一网便享;投用应用场景,“职、住”来之即享;青创活动上线,“汇、聚”交流乐享;管家队伍陪跑,“留、用”帮办安享;生态成果落地,“校、城”协同共享。自4月份全市率先发布以来,1155名青年人才享受政策奖补,青年人才新设企业同比增长46%,青年就业人才同比增长4%。在此基础上,活动中又集中发布启动了一批试点政策。“昌聚工程”开设青年人才专项赛道,41名人才获评;15名青年人才获得基础支持;百名硕博士校地联合培养、千名大学生实习见习、万名高校学子走进昌平;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昌平赛区开始预热,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

  与此同时,昌平区持续拓宽引才渠道,通过政策引才、目录引才、以才引才、协同引才这“四引”叠加,全方位多角度引育高层次人才。实施“政策引才”、目录引才,优化升级“昌聚工程”区级人才政策,发布“星斗”“雨燕”“骐骥”“云台”4项人才引育计划,为新获评“昌聚工程”的155位高层次人才颁发证书。畅通“以才引才”机制渠道,发布实施“以才引才”工作办法,首批选聘19名院士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投融资机构等领域专家担任“引才大使”,赋予战略科学家和拔尖人才举荐权限,并给予被举荐落地人才配套服务保障。创新“前置引才”机制,通过“订单式”技能人才培育、硕博士校地联合培养等74个项目,搭建实践育才、产线留才平台,前置人才与岗位精准对接。链接校地、央地、研地“联合引才”机制,今年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引才60人。

  而在营造识才、爱才、敬才氛围方面。昌平区发布“昌聚工程”配套保障措施和“星耀昌平人才卡”,持续优化人才礼遇。在9至11月份,昌平还将举办一系列人才活动,包括“与未来同行”外籍人才创业训练营、“生命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论坛、IQ Talk对话交流活动、萍水相逢青年π、首届北京·昌平区具身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等,持续树牢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鲜明导向。

  昌平,是昌盛平安之地,也是尚贤爱才之城。昌平区将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搭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平台,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生态,为推动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探索、贡献更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bjdj.gov.cn/article/3000205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