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专访 | 数字检察浪潮下的八公山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数字检察·办案新一线

  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时代浪潮中,检察工作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统一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AI助手),逐步在全省推广应用,成为提升办案质效的新引擎。基层院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打造核心竞争力?

  本期我们走进安徽检察辅助办案系统全省首批试点单位——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与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邹多品展开对话,探讨基层院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响应省院号召,主动融入系统研发与落地应用,在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的浪潮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实战经验,为AI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生动样本。

  

  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邹多品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

  一位检察长的数字视野

  

  作为长期扎根基层检察工作的检察长,邹多品拥有丰富的业务与管理经验,她始终认为“科技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AI助手部署之前,在省检察院指导下,八公山区检察院就已建成远程提审室、侦查指挥中心、智能化检委会会议室等一系列信息化设施,并全面应用检察机关办案系统,实现全案件线上办理。

  正是基于深厚的信息化积累和开放的技术拥抱态度,八公山区检察院成为安徽检察机关首批AI辅助办案系统试点单位。邹多品表示:“我们主动与省院技术部门保持沟通,表达我们参与智能化建设的强烈意愿,加上我们检察官队伍年轻、有活力,对新技术接受度高,与试点要求高度契合。”

  责任在肩

  试点初期的思考与响应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压力与动力并存。“我们第一反应是责任重大,”邹多品回忆道,“尤其是我们案件总量不算大,更要在‘质’而不在‘量’上做文章,每一个案件都是优化系统的机会。”

  八公山区检察院积极响应省检察院关于组建AI辅助办案系统课题攻关小组的号召,第一时间选派一线办案核心骨干加入专班,深度参与系统研发与优化工作,将业务需求精准转化为技术语言。

  系统上线后,院领导班子坚持带头应用、带头反馈,严格按照“周总结、周反馈”机制运行,并主动参加省检察院多次专项调度会议,确保从实战中产生的数据与建议能够及时、准确向上反馈,有效推动系统迭代完善。

  从“可用”到“好用”

  实战中沉淀“八公山经验”

  

  自今年4月3日AI助手全面上线以来,八公山区检察院迅速组织多轮培训,由熟悉系统的检察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每一位办案人员都能熟练操作。同时,建立与技术团队的直连通道,做到问题实时反馈、建议直达研发端。

  八公山区检察院提出“能用尽用”的原则,要求符合系统覆盖的12个常见罪名案件一律使用AI助手办理。目前,该院在手案件应用率已超过80%,基本覆盖盗窃、诈骗、危险驾驶等常见罪名。

  AI助手不仅替代了大量程序性、重复性工作,如卷宗整理、证据归类、笔录摘要等,还能智能识别证据矛盾、提示法律适用要点,甚至判断流窜作案特征等复杂情形,真正成为检察官的“全流程助理”。

  在实际应用中,该院明确人工智能的辅助定位,坚守“人是主导者”的根本原则。邹多品说,“AI可以提示、筛查、归纳,但绝不能替代司法判断。案件的定性、证据的采信、量刑的建议,必须由检察官综合把握。”

  谈到试点经验的推广,邹多品认为关键在于要不断学习技术、拥抱技术,检察官要从被动接受技术走向主动驾驭技术,学会更大程度地发掘AI助手的能力,要从能用、会用到用得好这个助手。她相信,随着更多基层院的加入、更多数据的反馈,AI助手将越来越“聪明”,更能贴合实战需求。而检察官也将在AI的辅助下,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司法价值的实现和社会治理的延伸。

  结语:随着人工智能与检察业务不断结合,八公山积累的经验正逐步走出淮南,为更多安徽地区的基层检察院提供参考。邹多品始终坚信,技术要真正帮到人,用好科技,是为了让检察官更专注地办好每一个案件,守住司法为民的初心。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kjqj/202508/t20250827_71133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