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巡察紧盯急难愁盼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夏日的清晨,永平县委第四巡察组组长再一次带着组员往博南镇花桥村的田间深处走去。看到田间有人正在劳作,马组长询问道:“大哥,灌溉水渠修通了,今年准备种点什么?”正在往田里搬运农家肥的村民张老汉笑道:“有了水,能种的作物可就多喽!”
这样的对话背后,是永平县以巡察“小支点”撬动民生“大课题”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巡察工作的第一标尺,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0件,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巡察答卷。
为倾听民生“原声态”,县委巡察组秉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的理念,主动下沉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通过集中接访、院坝夜访、田间随访,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唠家常,从农作物收成、灌溉用水,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情况,事无巨细,耐心倾听,精准捕捉群众的急难愁盼。同时,搭建线上反馈平台,开设专门的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以及便捷的“码上巡”通道,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探头”延伸到指尖云端,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
2024年7月,巡察组在杉阳镇盘龙村盘龙一组走访入户时发现,各家各户门口都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储水装置,而村民家中的水龙头却没有水。经了解,村民无水可用的情况已持续一月有余。弄清楚事情的缘由后,巡察组立即将该问题作为立行立改事项,反馈至杉阳镇党委及盘龙村党总支部。在巡察的有力推动下,镇、村迅速组织召开群众会议讨论,确定水费标准,明确管理人员和日常管护制度,仅用时一周便有效解决问题。
为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县委巡察机构建立“台账式管理+清单化销号”机制,协同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全面落实整改监督责任,对群众关心的路不通、沟不畅等问题整改一件、验收一件、公示一件。通过“回访+评估”双线跟踪,既防虚假整改,更看实际成效。对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联合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督办,推动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反馈”的闭环链条。
龙门乡羊街夹山大桥在巡察前,是一座未完工的“闹心桥”。巡察组介入后,将问题列为立行立改事项,要求龙门乡联合县交通运输局尽快采取措施,消除群众“烦心事”。为确保整改进度和成效,采取整改过程群众盯、整改效果群众评的方式,定期公开和更新施工进度,组织群众代表担任“验收考官”,对工程质量、整改措施和工作作风等进行评估,用群众“点赞率”检验问题“整改率”。最终,大桥便顺利通车,曾经的“闹心桥”变成了真正的“连心桥”。
从桥梁修复到饮水安全,从路灯亮化到道路硬化,永平县的巡察故事写满了枝叶关情的担当,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有力助推器。(施梅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unshixuncha_0617/1396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耿马:用好工作提示 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 下一篇: 福贡:“驻巡”联动提升巡察整改质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