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时评 > 正文

治理“微腐败”须持续用力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江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微腐败”表面看是不起眼的“小官小贪”,每笔金额不大,却因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多发,直接啃食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对群众而言,“微腐败”的危害比“老虎”更加可怕。比如,有的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脸难看、事难办、门难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即使能办的事,也让人多跑几趟,拿到了好处才给办;有的对群众诉求选择性“耳聋”,导致政策执行与群众需求脱节;有的欺上瞒下,造假蒙骗上级,收了好处就替人蒙混过关……这些“微腐败”顽而难治、治而难愈,必须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系统思维、辩证施策、综合治理,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把整治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注重整肃思想,正心正念。“微腐败”的背后,反映少数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缺乏,必须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用理论正心、深辨细研、挖根溯源。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对正风肃纪反腐的大势理解不深、站位不高等问题,要澄清“以其小而不以为意,以其轻而不以为然,以其无切肤之痛而不以为病”的错误认识,强化首位意识,创新理论学习方法,真正让先进理论入脑入心,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既清醒又自觉、既有方向又有定力。

  注重整治顽疾,肃清流毒。问题是整治的导向。“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既有顽症痼疾,又有隐形变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清瘴排毒,破解顽瘴痼疾。要深入调研,向百姓问症状,拿出问题清单,将清理整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纳入正风重点,盯着不放、层层用力,不留死角盲点。要通过“解剖麻雀”找准病灶,深挖背后深层次原因,找准难治之根,补齐基层治理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制度机制。

  注重抓早抓小,从细防范。党员干部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进行约谈和提醒,经常扯扯袖子、咬咬耳朵,多一些“预见”,少一些“麻痹”。同时,要运用“小口切入、促成大效”手段,突出抓好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整治,精确点穴、精准纠治,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呼声。

  注重监督查漏,管住权力。要全方位加强监督,采取不打招呼、直插末端等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建立健全“平时常查、节日必查、逢查必报、快查快办”机制,重点查死角、查反弹、查变异,保持高压态势。要用活大数据,对小微权力线上审批、线上公开、线上监督、线上预警,把群众关心关注的事从“幕后”晾晒到“台前”,推动监督下沉落地;用好“网上曝光台”等平台,实化细化“必问必核事项”,切实提高监督质效。(熊薇)


原文链接:http://www.jxdi.gov.cn/jjjcyw/qfsp/202509/t20250908_10627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