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舆情 > 正文

重庆再添两个传统风貌区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6月27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重庆市政府于近日正式批复忠县忠州巷子、白公祠片区为传统风貌区。截至目前,重庆全市共有35个传统风貌区。

  忠州巷子传统风貌区位于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北临巴王路,南、西接临江路,东至忠县实验小学,为忠县老城唯一留存至今的区域,完整见证了忠县的城市发展历程,是忠县人文精神的发源地和人民记忆的承载地。

  忠州巷子采取“微更新、微改造”的手法,保留了传统街巷,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赋予街区新生活力。白公祠传统风貌区实施一系列保护修缮工程,成为三峡库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范。

  其顺山应水的场地选址、一街八巷的街巷格局、广场院坝的社交空间、丰富适宜的绿化环境,以及以忠州古城址(东门)、大府邸、龙家院子为代表的不可移动文物、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完整传承了忠州巷子清代以来的城市风貌,呈现出典型的山水城市特色,反映了忠县的山水营城智慧,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原貌旧城。

  白公祠传统风貌区坐落于忠县县城以西,长江北岸,依山而建。区内植被繁茂,生态环境优越,完整保留着2处不可移动文物、39栋传统风貌建筑,以及古树名木、大树、题壁、水池、汉阙、园林、望柱等丰富的历史环境要素。

  作为忠县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该传统风貌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白公祠、四贤亭等遗存体现了祀贤传统,凝聚着忠州人民对先贤治理忠州、造福桑梓的深切敬仰;太保祠、关帝庙等建筑生动诠释了保境安民、忠勇信义的精神内核;丁房阙、无铭阙等汉阙则展现了汉代建筑智慧。祀贤文化、忠义精神与汉阙文化在此有机融合,共同构成了传统风貌区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